新品种展示

邯麦16

一、品种来源

邯麦16号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小麦育种室利用自育中间材料邯5267为母本,邯456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。其主要特点是:高产、稳产、产量潜力大,抗寒、抗倒、落黄好,绿叶功能期长、耐后期高温、抗干热风。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。

二、特征特性

该品种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,全生育期243天左右,较对照良星99早熟0.5天。幼苗半匍匐,苗叶较宽,根系发达,分蘖力强,成穗率高,亩成穗多,穗层整齐。旗叶较长,叶片上冲,株型较紧凑。株高75cm,茎秆弹性好,抗倒伏。穗纺锤型,穗大,小穗排列较密,长芒、白壳、白粒,籽粒角质,黑胚率相对较高。后期耐高温,抗干热风,绿叶功能期长,落黄好,正所谓“叶绿、秆蓝、穗发黄”,活秆成熟。其亩穗数45-49万,穗粒数35-36粒,千粒重36-38克。

2013-2014年度,遵化试验站抗寒性鉴定,抗寒性级别1级,抗寒性评价好。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所接种抗病性鉴定,条锈病免疫,高感叶锈、纹枯、白粉和赤霉病。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分析,蛋白质15.23%,湿面筋35.0%,沉降值32.6ml,稳定时间2.7min,达中筋麦标准。

三、产量表现

1.2011-2012年度,国家黄淮北片水地组区试,平均亩产520.3公斤,18点试验15点增产,平均较对照增产2.78%,居第一位。

2.2012-2013年度,国家黄淮北片水地组区试,平均亩产529.3公斤,17点试验16点增产,平均较对照增产6.26%,居第三位。

3.2013-2014年度,国家黄淮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591.6公斤,10点试验10点增产,平均较对照增产6.26%,居第二位。

四、栽培要点

经多年、多点次试验得出,该品种适宜黄淮北片冬麦区的山东省、河北省中南部、山西南部等中、高水肥地块种植。适宜播期为10月上旬,该品种因分蘖力强,播量不宜过大,每亩基本苗20万左右。适当推迟起身拔节肥水,控制春季分蘖,结合拔节水亩追尿素15-20公斤,后期保持适当肥水,以充分发挥其穗大粒多的增产优势。



点击数:8006 录入时间:2017-06-20 09:57:15【打印此页】【返回

首页-农科概况-机构设置-农科新闻-科研成果-合作交流-模范宣传-专家园地-科技服务-新品种展示-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