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服务

2016年邯郸市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

2016-03-21 10:46:39 来源: 小麦研究室

 

通过汇总分析我市小麦返青期苗情、墒情特点和生产上的存在问题,总结制定了2016年邯郸市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。

一、当前小麦苗情特点

1、各类麦田苗情特点:2月下旬我市小麦进入返青期,接近常年。今年一、二类苗麦田仍为我市的主体麦田,其中一类苗麦田群体70-80万,主茎叶龄71心左右,平均单株分蘖2.9个,平均单株次生根3.9条,平均单株3叶以上大蘖2.2个,幼穗分化时期为二棱初期;二类苗麦田群体50-70万,主茎叶龄61心左右,平均单株分蘖1.8个,平均单株次生根2.6条,平均单株3叶以上大蘖1.2个,幼穗分化时期为单棱期至二棱初期;三类苗为晚播麦田,群体50万以下,主茎叶龄41心到51心,平均单株分蘖1.1个,平均单株次生根1.7条,单株大蘖1个左右,个别麦田无大蘖,此类麦田幼穗分化多数为单棱期;今年生产上未出现旺苗。各类麦田的苗情虽然较去年相比群体偏少、个体发育较差,但是分蘖成穗率高,能够保证形成足够穗数,为获得高产奠定基础。

2、冻害发生程度较常年偏重,主体麦田小麦冻害级别为3级,少数麦田冻害达45级,极个别地块出现冻害死蘖、死苗。

1)冬前积温偏少,光照严重不足,造成小麦冬前生长量不足,不利形成壮苗,导致麦苗抗寒基础差。

据对小麦播种至越冬前(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)的邯郸市气象资料统计,邯郸市小麦冬前0℃以上积温为450℃,与形成壮苗所需积温(约570℃)相比偏少21%;日照时数为147h,较常年(241 h)偏少39%,其中10月下旬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30h11月上旬、中旬分别较常年偏少28h50h。另外,据冬前对五个示范县的冬前苗情调查,与去年同期相比,群体较去年亩减少10万左右,主茎叶片减少1片叶,单株分蘖减少12个,单株次生根条数减少12条,总体苗情不如去年。

2)降温早、降幅大,致使冻害发生偏重。

11月下旬我市小麦陆续进入越冬期,较常年提前10天左右。据对邯郸市气象资料分析,11月下旬邯郸市旬平均气温-1.7℃,较常年偏低5.3℃,极端最低气温为-13.5℃,于26日出现在邱县,1月下旬旬平均气温-3.7℃,较常年偏低2.1℃,极端最低气温为-17.6℃,于24日出现在魏县。其中,1123日—26日出现气温骤降,降温幅度达到10℃左右,最低气温降至-13.5℃;122日—23日出现大风降温,降温幅度达到58℃左右,最低气温降至-17.6℃。由于小麦抗寒锻炼时间短,且越冬期间出现两次气温骤降,致使今年的小麦冻害发生偏重。

3)不同品种间抗寒性差别明显

据对我院试验田参试小麦品种冻害调查和各县大田小麦生产调查,适宜当地推广种植的邯6172、邯麦12、邯麦13、石麦22、石麦15、河农6049、济麦22、良星99等品种,田间表现抗寒性较好,多数冻害为23级;在临漳、大名等县种植的周麦22、矮抗58、周麦18等偏春性品种(审定推广区域不包括邯郸市),田间表现抗寒性较差,多数冻害达4级及以上,极个别地块出现了死蘖、死苗现象。另外,当地推广种植的一些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抗寒性较常年较重。

4)播种基础和田间管理等栽培措施对小麦冻害发生也产生了一定影响

据大田生产调研,造墒播种、整地精细、播后镇压的麦田,小麦冻害普遍发生较轻;抢墒播种、整地粗放、浇过蒙头水或越冬水的麦田,小麦冻害较常年略重;抢墒播种、整地粗放、播后未镇压也未浇过水的麦田,小麦冻害普遍发生严重。

二、当前墒情特点

我站对示范县各类麦田的土壤进行了取样测墒,由于冬前11月份降雨较多,邯郸市大部分麦田没有浇冻水。造墒播种一水未浇的麦田0-2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为18.14%20-4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为18.03%,出现干土层厚度45cm;抢墒播种后浇过蒙头水或苗期水的麦田0-2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为17.11%20-4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为19.12%,出现干土层厚度23cm。总体看大多数麦田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0%以上,土壤墒情较适宜,能够满足返青期小麦生长需要

三、存在问题

1、杂草秋治面积小,杂草发生量较大:受去年降温较早的影响,杂草秋治面积很少,杂草发生面积较大。杂草类型主要为阔叶类杂草,主要有播娘蒿、荠菜等,个别麦田尤其是繁种麦田禾本科杂草较多,主要有节节麦、雀麦等。

2、弱苗麦田的比例较去年略高。

3、少数麦田冻害严重,出现死蘖、死苗现象。

4、个别麦田有纹枯病等危害。

5、个别麦田放牧较重。

四、春季管理技术意见

在分析全市麦田苗情、墒情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,提出春季田管意见。确定了今年春季麦田管理要以早管为主,突出分类早管。做到春管措施前移,早管促早发稳长,早管促弱苗转壮,早管促分蘖成穗,构建合理群体结构。同时也要因地、因苗分类进行水肥管理。具体技术措施如下:

(一)早春锄化:锄化可以破除土壤板结、保墒增温、灭除杂草、促进根系早发。各类麦田都要在早春小麦返青时进行锄化,促进麦田苗情转化升级。

(二)分类管理,合理运筹春季肥水。

鉴于今年的苗情整体不如于去年,故春季肥水管理应突出“早管”,促进转化升级。

1、一类麦田要“前控后促”:春1水间安排在拔节初期(3月底至4月初)进行,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5公斤左右,提高冬前分蘖成穗率;

2、二类苗麦田要“前促后控”: 春1水间安排在起身期(3月中下旬)进行,亩追尿素15-20公斤,巩固冬前分蘖和春季分蘖成穗;

3、三类麦田及冻害发生严重的麦田管理要“早”:春季追肥分2次进行,第一次在返青后(3月上中旬),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公斤左右,促进春季分蘖和根系生长,提高亩穗数;第二次在拔节后期(4月上旬),亩追尿素10公斤左右,提高成穗率,促进小花发育,提高穗粒数。三类苗是早春管理的重点。

(三)加强化学除草:冬前未进行杂草秋治的麦田,应抓住春季的有利时机进行麦田除草。对阔叶杂草,可用75%苯磺隆干悬浮剂,或与20%2--4氯水剂混配进行防除。对看麦娘、雀麦等禾本科杂草,可用70%氟唑磺隆(彪虎)水分散粒剂、7.5%啶磺草胺(优先)水分散粒剂、15%炔草酸(麦极)可湿性粉剂防治。节节麦发生较重麦田宜单独除治,可亩用3%甲基二磺隆(世玛)油悬剂20-30毫升。除治禾本科杂草宜早不宜迟,应在起身期进行,拔节后禁止喷施任何除草剂。

(四)及时防治小麦病虫害:邯郸地区小麦主要病害有:纹枯病、白粉病、条锈病,赤霉病等。虫害主要是小麦吸浆虫、蚜虫、麦蜘蛛等。

(五)预防倒春寒: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在寒流到来之前搞好麦田灌水,或喷施防冻生长调节剂,防止麦田发生冻害。

(六)严禁麦田放牧。

下一篇:金花葵栽培技术

上一篇:马铃薯种技术

首页-农科概况-机构设置-农科新闻-科研成果-合作交流-模范宣传-专家园地-科技服务-新品种展示-联系我们